饮食频道
  • 资讯
  • 医院
热门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饮食频道 >> 食物营养 >> 水产 >> 正文

海产鱼同样存在寄生虫

http://food.qm120.com2009-07-13 10:59:39 来源:全民健康网

关键字:水产 寄生虫 鱼生

  “财神跟瘟神走”的状态须变

  与诊断手段的薄弱和社会认识的不足相对应,近年来以广州管圆线虫为代表的食源性寄生虫疾病却大有上升之势。

  专家表示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,目前我国的寄生虫疾病种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。过去是以蛔虫、鞭虫为代表的土源性寄生虫疾病“作恶”,现在已经被以线虫为代表的食源性取代。

  据统计,过去在我国的寄生虫疾病中,由土源性寄生虫引发的要占8成,但是现在食源性寄生虫占的比例已从2成上升到8成。

  资料显示,发达国家人群每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在30%左右。我国没有确切统计,专家估计发病率在50%以上。这意味着,全国每年至少有6.5亿人各种食源性疾病。如果按平均每人100元的治疗费用计算,损失大约650亿元。

  “我们做过排查,1998年以后蛔虫在城市人体里基本上查不到了,但是其他各种以前想都没想到的虫子却出现了。”从1998年开始,中山大学寄生虫研究室就开始启动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专门研究。

  历史上,陈心陶曾经成功地在国内消灭了血吸虫,科学家们也先后赶跑了丝虫等寄生虫,但是詹希美却表示,现在要彻底消灭这些“新”的寄生虫不那么容易了。“过去为消灭钉螺可以把河道全部改造,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,而且多部门管理,要改造寄生虫的环境有重重阻力。”

  食源性寄生虫的“壮大”让研究者们忧心忡忡。“即使有好的研究思路,也要得到重视才行。现在有句流行的话是‘财神跟着瘟神走’,但是这种状态需要改变,不能在发生了大流行并引起重大经济损失才来重视这个问题。”

  除了投入外,老百姓对自己的口腹之欲必须警戒,食源性寄生虫的“壮大”和近年来在高级餐桌上劲吹的“农家风”、“天然风”密切相关。“现代人的饮食口味越来越‘刁’,什么都敢吃,什么都敢生吃。”詹希美表示,食源性寄生虫病虽然可怕,预防方法却极简单——只要食物的中心温度在90℃以上保持5分钟,就完全可以杀灭全部寄生虫,要避免食源性疾病一点都不难。

  晓港公园褐云玛瑙螺受感染

  在詹希美指导完成的“广州管圆线虫未知基因的筛选和功能研究及中间宿主调查”论文中,研究组在2000年和2004年分别对广州市螺蛳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进行过调查。

  两次调查中采集的东风螺的感染率2000年为44.2%,2004年为27.3%,感染率明显下降,感染度也由2000年每只螺平均感染401条虫下降为72条虫。感染率和感染度较过去均有明显下降,其主要原因与广州市的环境治理成果关系密切。

  但是调查也发现,采集点中东风螺的感染率并不均衡,晓港公园里73%的褐云玛瑙螺都有感染,在该公园中经常见到拾螺人拾螺到市场上出售。

  在海珠区沥滘村平均每只东风螺感染160条虫,最多的一只螺感染高达622条,在该村曾有一女童在教研室被检查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。该调查结果显示,不能排除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。

  詹希美表示,除了“围剿”中间宿主福寿螺和东风螺等,他注意到目前广东仍有部分地区在从事福寿螺螺肉加工的行业,“必须密切注意其加工过程,是否煮熟后才晒干的,这些螺肉干的流通渠道很多,可能存在隐患。”

  三文鱼生易被“异尖线虫”感染

  此外,詹希美提醒,目前广州已经发出禁售淡水鱼生的通知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,海产鱼生也存在着相当高的寄生虫风险。据研究,不少人喜欢食用的三文鱼生,容易被一种“异尖线虫”所感染。该虫长期流行于喜欢进食鱼生的日、韩、法等27个国家,目前日本已经发现有30000多个病例。

  据悉,该寄生虫疾病主要由生食或半生食海产鱼类引起,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,寄生虫会侵犯胃肠壁和其他脏器,破坏人体营养吸收能力,增加胃肠负担。

首页12尾页
本文来源:全民健康网 编辑:wuya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
{/cms:showcontent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