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食主义主义者也无法摆脱的肉食需要
http://food.qm120.com2010-11-05 11:11:03 来源:全民健康网
“首先,脂肪的保暖功能很好,对于保持体温很有用,像瘦人冬天就很怕冷,因为体内的脂肪很少。”
其次,没有脂肪,很多营养就吸收不了。“营养成分是通过细胞的受体进入细胞,细胞受体的成分是一种甘油三酯,是细胞膜不可或缺的成分,如果没有的话,身体细胞发育不健全。会引起像糖尿病之类的疾病,吃很多但是不吸收。”
他还指出脂肪有固定器官的作用,“有些瘦人会胃下垂,就是脂肪少,起不到固定器官的作用了。”总之,谢祥云认为,脂肪一少,许多毛病都会乘虚而入。“没有脂肪,我们身体的能量代谢都会减弱,基础的新陈代谢都会受到影响。”
有人会说,豆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,那我就吃植物蛋白好了。对此,谢祥云建议大家不要只是觉得吃植物蛋白(比如豆类蛋白)也可以摄入蛋白质,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功能是不同的,而且植物蛋白有的人就不能多吃。“比如说黄豆的蛋白质含量虽然高,但有些人摄入太多也不好,比如患有关节炎的人就不能吃,它含有嘌呤,会加重关节炎。”
他建议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应该都吸收,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,选择性地进食。“胖人要多吃些植物蛋白,瘦人就多吃动物蛋白。我提倡老年人吃素,因为老年人的很多身体功能退化,脂肪吸收有问题,脂肪摄入多了就会造成血脂高、血栓之类的。”
平衡营养最重要周邦勇建议大家比较好根据国家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调节自己的饮食营养摄入。《指南》为中国老百姓建立了“平衡膳食宝塔”:膳食宝塔共分五层,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。其中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250g—400g;蔬菜和水果每天应摄入300g—500g和200g—400g;鱼、禽、肉、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摄入125g—225g;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30g—50g的大豆及制品;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30g,食盐不超过6g。
1971年出版的畅销书《一个小星球的饮食》使很多人了解到肉食消费是对土地、粮食、水、能源等其它资源的极大浪费。随着低碳口号的提出,素食更加引起人们关注。“素食崇尚简单清淡,甚至凉拌之类的没有烹饪的过程都可以,这就减少油、燃料的消耗、有害气体的排放。从这一点来说,素食的确很低碳。”
但周邦勇则认为光是将素食和低碳环保的口号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,“素食就完全不用烹饪了吗?我看未必,有些像个噱头。”他说:“关键是我们要有环保的意识,不是光吃素就低碳了、环保了,比如种植蔬菜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。”“在种植、养殖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环保才是真正地环保。”(实习生 易立)
[[编辑推荐:DIY葡萄酒 经济实惠新时尚]]